就在一个多月前,该项目因“实质性响应供应商不足三家”而遭遇六个标段全部废标的尴尬局面。
如今重启招标后,东软医疗成为最大赢家,一举拿下23套设备订单,宽腾和GE医疗则分别中标2套和1套。
废标风波:一场无人应答的招标
今年5月底,辽宁省首批CT集中采购项目意外搁浅。计划采购26套CT设备的六个标段,全部因“实质性响应供应商不足三家”而作废。这在医疗设备集采史上实属罕见。
在浙江、广东等多地医疗设备集采顺利推进的背景下,辽宁的首次尝试为何无人喝彩?
业内普遍认为,招标条件过于严苛与价格预期差距过大是主要原因。根据招标文件,所有中标设备均需提供3年免费整机全保服务,包含价格高昂的球管保修。这一条件大幅增加了供应商的隐性成本。
与此同时,高端医疗设备的技术门槛限制了竞争者的数量。在辽宁之前,浙江省的256排超高端CT集采中,12套设备仅有GE和联影两家企业中标,剩余4套甚至流标。
重启之路:新方案的新生机
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,辽宁重启招标。新方案保留了核心要求,但在参数设置和分包策略上明显优化。
项目总预算达1.232亿元,依然要求所有设备提供3年免费整机全保服务(含球管)。这一维保条件在业内属于较高标准,单台CT的年保修费用通常在25万至126万元之间。
招标文件按性能参数将CT设备分为六个标段,最高单价限制从260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,覆盖了从基础型到超高端机型的全系列需求。
这种分层策略既满足了不同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,也为各类厂商提供了参与空间。
国产崛起:东软的压倒性胜利
中标结果显示,国产医疗设备厂商已具备全面替代进口产品的实力。东软医疗在本次集采中表现尤为亮眼,斩获了26套设备中的23套,成为最大赢家。
在标段1(12套设备)中,东软NeuViz 64 In以单价142.8万元中标,总价1713.6万元,大幅低于260万元的最高限价。
这一价格甚至低于该品牌去年在沈阳安宁医院中标的高端机型(580万元/台)。
针对高性能需求的标段3、4、5(共11套设备),东软更是包揽全部订单:
标段3(6套)由NeuViz 128以单价235万元中标
标段4(3套)由NeuViz Glory以单价548万元中标
标段5(2套)由NeuViz Epoch以单价915万元中标
宽腾Quantum CT T752则在标段2中拿下2套设备订单,单价167万元,总价334万元。这一价格仅为该标段最高限价(450万元/台)的37%,显示出国产品牌极强的价格竞争力。
维保战场:被忽视的利润高地
本次招标最值得关注的细节是“3年免费整机全保服务(含球管)”的强制性要求。这一条款将维保服务从“附加项”提升为“核心条款”,预示着医疗设备市场竞争重心正在转移。
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,维保服务已成为厂商的重要利润来源。2024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采购东软NeuViz128 CT的保修服务,中标价高达99.7万元。
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同型号设备的维保服务更是达到126万元/年。
保修费用已占设备总价值的10%-15%。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双源CT年度保养和远程服务中标价为25万元,这仅是基础服务费用。
本次招标要求的“整机全保含球管”属于最高级别的维保服务,成本更高。东软等企业之所以能接受如此严苛的条件,源于其本土化服务网络带来的成本优势。
高端坚守:GE的千万级设备
在国产设备全面胜利的背景下,标段6的结果格外引人注目。该标段要求极高:机架转速≤0.28s/360°、球管热容量≥8MHU、支持全面AI诊断软件及Z轴覆盖宽度≥16cm。
最终,GE医疗的Revolution CT以1047万元中标,成为本次集采中唯一单价超千万的设备。这一价格接近该型号在浙江省集采中的中标价(1593.7万元),但配置可能有所不同。
高端设备价格的相对坚挺印证了医疗设备市场的分层现象。正如浙江省集采数据显示:高端CT、MR市场降幅普遍低于DR、超声等设备,多数集中在50%以内。
在浙江省3.0T磁共振集采中,GE、东软的降幅甚至仅2%-4%,远低于行业预期。
这种现象反映了一个现实:高端医疗设备领域仍由少数几家企业主导,技术壁垒限制了价格下行空间。政策制定者也意识到,过度压低价格可能打击企业的创新积极性。
未来趋势:集采格局的重构
辽宁CT集采从废标到成功重启的过程,揭示了医疗设备集采的新趋势。集采政策正从“唯低价论”向“低价且兼顾需求”转变。
对于国产厂商,集采已成为抢占市场份额的利器。东软在辽宁的压倒性胜利,与GE在浙江集采狂揽3.7亿元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,显示区域集采策略对市场格局的重塑作用。
对于渠道商,传统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,转型势在必行。业内专家指出,“集采不断弱化了经销商的职能,迫使渠道商们必须重新构建自身价值,挖掘创新型产品或者深耕维保服务、设备管理等辅助领域”。
展望未来,“低端亏本、中端持平,高端盈利”将成为行业常态。随着集采政策不断优化,医疗设备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注重综合价值——在合理价格基础上,兼顾技术创新、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辽宁CT集采的曲折历程证明:成功的集采不是简单的价格打压,而是多方利益的再平衡。当政策制定者、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找到共赢点,集采才能真正实现提升医疗效率、降低医疗成本的初衷。